植入式微型晶片媒體報導
NEWS REPORT

植入式隱形眼鏡 改善近視的新選

衛生署3年前核准植入式隱形眼鏡,台北市萬芳醫院累積5例病例,院方表示,病患術前平均近視度數1520度,視力不到0.01,但在手術後的平均度數降到只剩下75度,裸視介於0.7至1.2。
不過,植入隱形眼鏡病患的內皮細胞密度減少3.56%,內皮細胞變薄,可能影響隱形眼鏡的緊密度,國外亦有眼鏡鬆脫的個案報告。
台北萬芳醫院眼科主任吳建良指出,高度近視患者常有角膜厚度不足的問題,即使接受雷射手術,術後容易度數回退、夜間眩光,甚至有角膜變形的危險,國外研發以植入式隱形眼鏡解決。
吳建良解釋,植入式隱形眼鏡又稱「有晶體人工水晶體」,材質類似壓克力,衛生署核准的是硬式材質,手術時,以切口將人工水晶體植入病患瞳孔與角膜間的前房,藉由水晶體兩側,如蟹螯般的夾子夾在虹膜上固定,傷口約5至6毫米,為角膜、水晶體之外的第三片鏡片,相較於雷射手術不可逆,隱形眼鏡植入後,若有問題,可開刀取出。


接受此項治療的38歲洪姓病患從小在昏黃燈光下,幫忙剝牡蠣殼。她在小學三年級就近視,長大後,右眼視力1450度,左眼視力1800度,她說,近視眼鏡的度數太厚,常被嘲笑是多重眼鏡,改戴隱形眼鏡後,乾眼症惡化,角膜缺氧破皮。


吳建良說,洪姓病患去年8月就醫時,右眼視力僅0.1,左眼0.3,經植入隱形眼鏡,去年底雙眼視力進步至0.9。不過,目前植入式隱形眼鏡並未有多焦點適用,若洪姓病患年紀大了,出現老花眼,仍須戴一般的老花眼鏡。吳建良說,5例病例平均年齡34.3歲,術後追蹤4至12個月,均無併發症。不過,病患眼睛的內皮細胞密度,由術前平均3098.6個降為2988.4個,減少3.56%。


吳建良表示,內皮細胞必須在2000個以上,才有足夠厚度夾住隱形眼鏡,國外已有眼鏡鬆脫的案例。患者會明顯感覺到視力模糊,若鬆脫時,眼鏡碰觸到角膜,可能造成角膜受傷感染,因此內皮細胞不夠厚,即無法植入隱形眼鏡;瞳孔太大可能會超過鏡片,容易眩光;白內障、青光眼等眼疾,或眼睛前房深度不足的近視族,都不適合此項手術。術後不可揉眼睛,避免傷害角膜內皮細胞,造成眼內感染。


另外,手術費較雷射手術貴,植入式隱形眼鏡單眼約6至8萬元,雷射雙眼約3至5萬元。吳建良建議,若近視1000度以上,角膜狀況又不適合雷射手術者,可考慮植入隱形眼鏡。

 

醫師建議 術後每半年追蹤一次

眼科醫師擔憂,植入式隱形眼鏡可能破壞角膜內皮細胞,若細胞數目過低,可能影響去水功能,造成角膜水腫。另外,隱形眼鏡是卡在虹膜上,一旦揉眼可能碰觸到角膜,傷害角膜,術後最好每半年追蹤一次。
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,日前美國眼科醫學會曾特別探討植入式隱形眼鏡,主要擔憂是病患術後初期可能狀況還不錯,但若日後罹患白內障,仍須開刀取出眼鏡,再做白內障手術,等於浪費隱形眼鏡的費用。
有些病患還可能導致慢性虹彩炎,造成眼壓上升。
台大眼科部主任胡芳蓉指出,植入式隱形眼鏡無法矯正散光,若高度近視患者同時深受散光困擾,即使植入隱形眼鏡後,仍須以其他方式解決散光。
台大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施永豐態度更為保留,他認為,人工水晶體放在前房,可能導致沾黏,是否造成眼壓升高?仍需長時間觀察。